惠州市技师学院简介
惠州市技师学院创建于1979年,是惠州市直唯一一所公办技师学院,是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、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、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、广东省第二批10所高水平技师学院创建单位之一。
学院座落在珠三角东岸巍峨的象头山下,美丽的东江之滨,静谧的小金河畔,占地面积600亩,建筑面积24.36万平方米;设置马克思主义学院、制造工程系、电子工程系、汽车工程系、信息工程系、财经商贸系和基础教育部等7个系部,开设智能制造、人工智能、电子技术、数字与创意、智能与新能源汽车、现代商贸流通等新兴紧缺专业,培养技师、预备技师、高级工3个层次31个专业方向,在校生规模超1万人,每年职业技能培训和等级认定超1万人,年均承接各类考试服务10万人次。学院建设有电子技术应用、智能制造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、数智商贸、南粤家政等技能工坊,校内各类实训场所近百个,拥有各类高精尖的教学实训设施设备和生产性设备价值逾1.2亿元。
学院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己任,以“高端引领、省级示范、国内领先”为办学目标,以“技师摇篮、工匠高地”为办学定位。现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,全国技术能手9人,南粤技术能手1人,广东省技术能手9人,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,南粤优秀教师3人,惠州市技术能手24人,惠州市金牌工人2人。
深化改革创新,实践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。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“教学工厂”办学模式为蓝本,在校内建设工厂式的教学场馆,实践“学校像工厂、教室像车间、老师像师傅、学生像徒弟”的教学模式。立足粤港澳大湾区,引进TCL、西门子等知名企业合作建设了机械教学工厂、电子电气教学工厂、LED/SMT教学工厂、汽车教学工厂、电子商务教学工厂、网络工程教学工厂、文化创意教学工厂等,创新实践独树一帜的“教学工厂”工学一体技能人才培养模式。
推进产教融合,以专业服务产业发展。学院坚持以产业定专业,以岗位定课程,对接惠州市“2+1”现代产业体系设置新专业,主动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,坚持把“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”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,构建起人才培养、师资互聘、学生就业、培训服务等多功能、生态化校企合作平台,在校内建设TCL王牌产业学院、数智工匠产业学院等,围绕“高端和数智”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。近三年毕业生留惠就业平均占比为83.01%。
弘扬工匠精神,大力培养“双创人才”。学院大力弘扬工匠精神,致力打造“工匠小镇”,成立了全省技工院校首家马克思主义学院,构建了“思政课程+课程思政”育人体系;建设首家技能创业孵化基地,打造集文化创意、服装设计、创业孵化于一体,并配套建设创业中心、星光舞台、路演大厅、凤凰创论等场馆的凤凰创客空间,建成了服装创意工作室、服装营销中心以及移动网络创新工作室、云计算工作室、空间设计工作室、视觉传达工作室等创新创业平台,积极开展GYB和SYB创业培训,为技能青年成长成才提供更宽阔的天地。
坚持赛教融合,提升育人综合水平。学院坚持“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、赛教融合”的人才培养机制,以世赛、国赛为龙头,省赛、市赛为引领,校级大赛为常态,形成“赛育互动、赛教融合”良性循环的新局面,大赛资源反哺教育教学基本实现。近年来,学院师生参与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获奖240多人次,师生荣获省级以上的荣誉230多人次;师生参赛队伍于2017、2018、2019、2021年连续四届荣获全国智能制造大赛一等奖,学院连续两届蝉联该赛项冠军单位。2023年7月,学院承办了2023年惠州市第一届制造业职业技能大赛,获得了“惠州市青年岗位能手”9人、“惠州市技术能手”24人、一等奖41个、二等奖31个、三等奖6个。
面向未来,惠州市技师学院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技工教育、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,秉持“五德树人、一技成匠”的校训和“明礼诚信、乐教尚学”的校风,以创建高水平技师学院发展路径,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,持续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、深化产教融合、提升技能竞赛水平,努力实现强校高质量发展。